摘要:一般认为,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
曾被指产能过剩的我国太阳能产业,或许将被政策绿灯放行。
按照这一复苏进度,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无法在近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世界经济将在复苏之路上缓慢前行得益于各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世界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呈现出的复苏,有望在2010年继续持续。
欧盟和日本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仅为0.6%和0.9%。过早的退出将导致复苏夭折,过晚的退出将会诱发通货膨胀风险,虽然理论上存在最佳退出时机,但实际操作很难把握,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各国刺激政策是否退出纳入决策视野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关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是否退出开始纳入2010年决策者的视野。专家认为,由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还不能恢复到潜力增长水平,2010年失业率仍将居高不下。经济学家警示人们不要小看这样的余震。
在2010年这样的状况有望继续并不断放大,这是因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造血素。考虑到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阶段、消费和产业升级、投资活跃度上升、储蓄水平很高等因素,今后十年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空间相当巨大。此次,伊拉克方面给出的招标价格依然很低,但有了第一次超低价的经历,44家国际石油公司不再措手不及,对10个油田招标项目展开了极为惨烈的争夺。
当这一价格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台下即可一片惊诧声,价格低得完全超出意料。而与伊方最终签约的条款则显示,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分别持有37%和38%的鲁迈拉项目股权——英国石油依旧保持主作业者的地位,但双方持股比例已接近1:1。进入这里,就意味着站在了全球石油殿堂的核心。另外,中石油获取的收益可能还要交纳高额的税赋。
与此同时,提供给伊方的5亿美元‘签约定金也将逐步回收,利率比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高一个百分点,这也算是一笔收益。(驻巴格达记者付一鸣 特约记者王愚庸对此文亦有贡献)资料:鲁迈拉油田鲁迈拉油田分为南北两部分:早在5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就发现了南鲁迈拉油田。
此外,哈勒法耶油田属于未开发油田,因此风险不高。中石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石油股权从最初25%增加至37%,和英国石油几乎持平,这不是股本金的问题,而是中石油争取的结果。中石油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虽然每桶1.4美元的服务费比鲁迈拉项目还低,但这是中石油全部成本收回后的获利。门外,早已聚满了望眼欲穿的国际石油寡头们。
他们也可以进一步勘探,如果发现了伊拉克不知道的油层,且储量丰富,那么就可以与伊拉克石油部协商签署新的开发合同,在胡萨丽看来,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在伊拉克油气开发领域的潜力相当巨大。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如果从战略角度来观察,每桶2美元的服务费对中石油和英国石油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专家这样分析。参加完当天上午的竞标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油负责人用险胜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形容招标现场的感受。
另外,中石油和英国石油与伊拉克方面签署的原合约仅限于鲁迈拉油田的现产油层。除鲁迈拉外,其余油田全部流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当地的一线调查显示,以低价叩开伊拉克石油宝藏的大门,并非只是先行者中石油的一次草率冒进,既有遵守当地市场准入门槛的无奈,也有更深远的战略布局的考量。竞标前中石油和英国石油计划是得到每桶4美元的报酬,但最终却接受了每桶2美元的低价,这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如果中石油和英国石油涉入上述未开发的油层,必将和伊拉克石油部再次协商开采费用,伊拉克石油部出于对新油层稳产期的要求,可能以附加合同的形式同意支付一个新价格。北鲁迈拉油田随后也被发现,并于1972年开始出油。在伊拉克油气宝藏开启后,只有先挤进门‘一只脚,才能在立足后获取更大的收益。根据协议,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在该油田的运作采用技术服务合同模式,并承诺将鲁迈拉油田的日产量提高两倍左右,即将鲁迈拉油田的日产量从目前的110万桶提高到280万桶。加上之前中石油与北方工业公司合资开发的艾哈代布油田,三大项目在握,中石油俨然已成伊拉克油气市场上份额瞩目的外国公司。而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每桶石油的开发报酬仅为2美元。
只有坐在台上的沙赫里斯塔尼,表情平静。伊拉克石油部起初要求支付1.5亿美元的‘签约定金,实际上是给石油部的一笔软贷款,石油部在今后数年内会低息偿还。
这是一次怪异的招标,中东石油问题专家鲁巴·胡萨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南北两部分油田的储量相当丰富,目前探明储量约为177亿桶,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
在第一轮油田招标中,中石油和英国石油获得了鲁迈拉油田开发合同,成为此轮招标中唯一成交的项目。与鲁迈拉项目不同,中石油在哈勒法耶的服务合同是作为主作业方。
原计划两天完成的招标,当天下午3点便结束了。而这一价格,可能会高于目前每桶2美元的服务费。(国家财经周刊)主要跨国公司在伊拉克石油市场份额石油公司开发油田及储量合同份额提产目标(万桶)桶油报酬(美元)中石油(CNPC)艾哈代布油田,储量10亿桶100%11.5--鲁迈拉油田,储量170亿桶37%2852哈尔法亚油田,储量41亿桶50%53.51.4英国石油(BP)鲁迈拉油田,储量170亿桶38%2852壳牌(shell)马吉努油田,储量125.8亿桶60%1801.39西古尔纳-1,储量85亿桶20%232.51.9马拉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哈尔法亚油田,储量41亿桶25%53.51.4马吉努油田,储量125.8亿桶40%1801.39道达尔(Total)哈尔法亚油田,储量41亿桶25%53.51.4意大利埃尼公司(Eni)祖拜尔油田,储量37亿桶--112.52韩国天然气公司(Korea Gas Corp.)祖拜尔油田,储量37亿桶--112.52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e)西古尔纳-1,储量85亿桶80%232.51.9。其次,服务费的降低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由于伊拉克将招标价格压得过低,使得开发伊拉克油田所带来的利润将非常微薄,但,中石油显然有更长远战略布局的考量。对中石油而言,抢先占据市场比获得短期利润更重要
门外,早已聚满了望眼欲穿的国际石油寡头们。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如果从战略角度来观察,每桶2美元的服务费对中石油和英国石油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萨达姆执政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自1991年开始,遭到国际制裁,油田的开发开始缺少设备和材料,产量不断下滑。另外,中石油获取的收益可能还要交纳高额的税赋。
参加完当天上午的竞标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油负责人用险胜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形容招标现场的感受。(驻巴格达记者付一鸣 特约记者王愚庸对此文亦有贡献)资料:鲁迈拉油田鲁迈拉油田分为南北两部分:早在5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就发现了南鲁迈拉油田。招标开始前,一直在组织和准备招标的石油部官员和专家们都不知道价格,只有沙赫里斯塔尼本人知道。只有坐在台上的沙赫里斯塔尼,表情平静。
另外,中石油和英国石油与伊拉克方面签署的原合约仅限于鲁迈拉油田的现产油层。其他跨国公司的报价也都在每桶4美元以上。
北鲁迈拉油田随后也被发现,并于1972年开始出油。同时,与中石油合作,这些跨国公司在油田开发的资金上也得到了保障。
在它们相继拒绝了伊拉克石油部给出的超低价格后,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里斯塔尼转身问中石油和英国石油的代表:你们接受石油部的报价吗?当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做出接受的回应时,台下又一片惊诧的声音。本·兰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英国石油和道达尔比中石油拥有更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石油在合作中能学习到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